与会师生认真聆听讲座(摄影:侯晓琳)
郑老师正在做讲座(摄影:侯晓琳)
师生合影(摄影:侯晓琳)
为加强翻译硕士人才培养,7月24日上午,文学院于文理楼358举办“工科院校翻译硕士人才培养”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蓝狮在线登录测速翻译教育中心主任郑淑明教授主讲,文学院副院长孙大满为主持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新博、翻译硕士导师、任课教师以及翻硕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分为“朗文词典释义与译文之商榷”、“哈工大MTI毕业论文写作的探索与实践”和“哈工大MTI课程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三部分。针对第一部分,郑教授通过分析词典的释义、译文等内容强调,学生要重视音标、词汇、语法等基本功,指出,翻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词语搭配、语言表述、词义选择、术语一致性和信息完整性等诸多因素。同时,郑教授建议,翻译专业的学生应进行词典及语法书的背诵,关注前沿热点,注重百科知识的积累;他还以自身经验为例,将“翻译”比作“做菜”,并鼓励大家多多实践,以形成“大量实践-思维意识-经验体会-假设-理论”的理论化过程,将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
在谈到“哈工大MTI毕业论文写作的探索与实践”时,郑教授从前思、中做、后想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讲解。在论文选题的前思阶段,郑教授指出,选题要遵循“公开发表、公开出版、公开采用”的三公开原则,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注重平时积累;在论文中做阶段,郑老师对论文题目、目录及摘要等部分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强调,论文的翻译“一定要有出彩点”,力戒陈词滥调,要多查阅词典,并确保充足的论文撰写时间。在后想阶段,郑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论文查重的权威网站以及答辩PPT的基本要素及制作标准。
最后,郑教授介绍了哈工大MTI的课程建设、办学特色和翻译硕士能力培养亮点等,并就学科建设与翻译硕士人才培养问题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讲座结束后,郑教授还就具体翻译方法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探讨。
本次讲座主题鲜明、角度新颖、内容丰富,为文学院翻译硕士导师与学生提供了更具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极大促进了学科之间、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此次讲座作为文学院翻译硕士培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势必为我院翻硕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