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子走访驻青高校,调查校园公示语英译情况

发布时间:2018-08-23 作者:李祖涵 张爻 摄影:温宁 张爻 审核:杜文倩 浏览次数:266


公示语是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旅游城市语言及人文环境的重要构成。为了调查驻青高校校园公示语英译情况,7月17日至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青译实践队队员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前往青岛市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即墨区及市南区共十余所青岛市重点高校校园展开对校园公示语英译情况的调查。

由于要进行调研的学校距离比较遥远,实践队成员早晨七点便准时到达汽车站赶乘长途汽车,再转乘公交车,才能到达走访、调查的校园。在不熟悉的新地点,实践队员们对照地图,并沿途求助学校学生和校内工作人员。为保证各所高校公示语英译情况进行如实记录,每到达一个校园,实践队员们首先会记录下校名称的翻译了解不同学校对学校名称的翻译方式。

正式进入校园后,实践队员们对于校园的路标、公示和建筑名称会着重关注,并拍照记录,方便后期整理分类。实践队员们进入学校的大楼内进行调查,楼内主要是各种教室的名称,各种办公室、实验室的名称,不同类型的院校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名字翻译和专业知识紧密联系。每一个学校对同一种类型的房间的翻译都各不相同,差异很大。

通过这次的实地走访和调查深刻了解到实践的辛苦,真正从温室里脱离出来,去独自接触生活,了解生活。实践过程虽然很累,但是因为做的是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所以一直坚持着。在崂山区走访完相关院校的王文婷说道。

     经过走访调查,“青译”实践队成员对驻青高校校园公示语英译情况有了深入了解,认真对待本次调研活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为校园公示语英译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