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我校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年度五四表彰大会在逸夫礼堂举行,我院成绩优异、硕果累累:文学院团委荣获“红旗团委”称号,文学院桥贯中西志愿服务队荣获获“青春建功新时代先进集体”称号,俄语专业本科2017级1班团支部、法学专业本科2017级1班团支部荣获“红旗团支部”称号,于美霞荣获“十佳团员标兵”称号,金璐荣获“思美之星”称号,冷凌荣获“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称号,赵延升荣获“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113名文学院团员获得优秀团员称号,76名获得优秀团干称号。
强化团学改革,落实特色发展
2018-2019学年,文学院团委在学校团委和学院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改革精神,围绕学校和学院中心工作,坚持思想引领主业,发挥学院专业特色,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文学院团委注重完善制度,推进改革,切实抓好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第二课堂品质提升、团学干部素质提升、团建育人效果提升等重点工作,密切贴合学生特点,重视网络思政,加强青年价值引领。在过去的一年中,文学院团委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10余次,以青年之声,读“百年故事”,看盛世华章,其中《青蓝》获山东省“青年政治佳”十佳视频和MV奖;文学院团委重视新闻宣传、思想导向工作,深入挖掘优秀在校生和校友事迹,树立榜样,创建“文院故事”网络思政品牌,学院共青团工作在中国青年网等媒体报道10余次,荣获“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新闻宣传十佳社团”“十佳新媒体运营单位”“十佳网站”“十佳新媒体”等荣誉称号。
开展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
成立于2011年的文学院桥贯中西志愿服务队在今年的五四表彰中荣获“青春建功新时代先进集体”称号,该团队是一支依托专业特色建立的涉外志愿服务队,秉承“服务社会,青年有责”的宗旨,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积极开展特色涉外志愿服务活动。在上合峰会召开前后,我院多名教师、大学生志愿者广泛参与了峰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嘉宾参加了中央媒体的直播访谈。桥贯中西志愿服务队有60余名志愿者从事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服务工作,40余名服务于西海岸新区城市运行志愿服务工作。桥贯中西志愿服务队是学校在上合峰会期间的主要志愿服务力量,峰会结束后,学校分别收到来自山东省委、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志愿者管理部、共青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感谢我校为峰会成功举办做出的重要贡献,充分肯定学校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这也是对桥贯中西志愿服务队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不仅如此,桥贯中西志愿服务队还为亚沙会、世园会等国际性会议提供志愿服务50余次以及为英国约克大学学术交流、日本广岛大学交流等中外高校交流会议提供志愿服务30余次,以良好的专业服务助推国际会议的顺利举办,更好地促中外高校的友好往来。
该志愿服务队曾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第八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山东省高校工委与团省委联合授予“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志愿服务突出贡献奖” 荣誉称号,获“青岛市优秀志愿服务团队”,“青春建功新时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重视团队建设,共创红旗支部
2018-2019学年,俄语1701团支部在文学院团委的带领下,积极投身支部建设。在团支部组织建设方面,坚持书记委员团员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积极认真组织团员学习共青团知识;在第二课堂方面,支部成员社团参与率为100%,多人在校朗协、校易班、校艺术团等学生组织内担任重要职务。在学习上,支部多位成员获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法学1701团支部则结合本专业特色,以思想建设和法制宣传为根本,积极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搭建平台、贡献力量。迄今,成功举办宪法日主题活动、315权益保护主题活动等富有特色且广受欢迎的主题团日活动多次;积极组织团员进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先后前往西海岸养老服务中心、党员之家等探访慰问老党员。团支部书记陈嘉婷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坚持敬畏法律的信仰,依托专业特色努力加强团支部建设,不断追求更好的明天。
参加传媒实践,诠释团员楷模
汉语1602团支部的于美霞荣获“十佳团员标兵”称号。现为大学生传媒中心主任、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团中央中国青年网通讯社站长的她笔墨纵横,脚踏实地,积极活跃在新闻宣传一线,不断锤炼专业水平,提高媒体素养。她累计发稿15万余字,曾多次负责“能源·智慧·未来”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石大男排、红色实践等学校大型活动的报道,并进入青岛日报、团中央中国青年网等专业媒体机构实习,共获得中国石油新闻奖等国家级荣誉8项、山东新闻奖等省部级荣誉7项。在学生工作中,她积极组织、统筹谋划,带领团队获得“新闻宣传十佳社团”、山东省“十佳校媒”等荣誉;中国青年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语通讯社也在她的带领下获得年度排名全国第二的好成绩。“以青年担当,正青春之名”是她的信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她的梦想,她立志执笔书写信仰,以己之力诠释青年担当;心怀理想的热忱,追梦人仍在路上。
锤炼青春之声,思美青春年华
音乐1601团支部的金璐荣获“思美之星”称号。一直以来,她心怀对艺术的热爱,在主持、音乐、配音等方面不断钻研,将自己锻造成一位全面发展的文艺女青年:作为主持人,她语言功底扎实,气息节奏平稳,曾担任哈萨克斯坦独立日25周年、2018中国石油大学新年交响音乐会、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校园好声音华东赛区等17项活动的主持人;在音乐方面,她发挥专业专长,积极参与实践,于2017青岛西海岸合唱音乐节、中国石油大学65周年校庆、中国石油大学新年音乐会等8项校内外音乐演出,并获“金狮杯”国际青少年艺术交流大赛(山东赛区)银奖;在配音领域,她仔细揣摩原作,力争情景交融,曾为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五四表彰视频及首届“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宣传片配音。在青春的道路上,她用勤奋之声讲好石大故事,用热血之情迸发出石大最强音。
播撒桃李芬芳,指导社团发展
三尺讲台育桃李,社团指导散芬芳。法学系副教授冷凌在五四表彰大会上荣获“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称号。除此之外,她还获得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优秀奖,并多次被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社团活动十佳指导教师等。作为正平普法协会和校辩论协会的指导教师,她积极提供专业法律知识,指导并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己之力助力社团发展:她开设协会讲堂,传授辩论技巧及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辩论能力,指导学生在模拟法庭展演,带学生探寻法律程序的奥妙与魅力;带领协会成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及法律咨询活动,为石大师生和市民解答疑惑;除此之外,她还多次与学生一起走进工地,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在她和全体社团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正平普法协会于2019年被推荐到“全国高校百强社团”的评选。“社团活动是培养和树立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重要途径,我愿尽力帮他们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是冷凌对学生的承诺与奉献。
投身青年工作,一展蓬勃朝气
文学院辅导员赵延升获评“优秀青年工作者”。作为青年教师,他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文体发展等方面热情相迎,积极配合并组织学院各项工作。在社会实践方面,作为薪火相传支教队指导老师,他严谨踏实,甘于奉献,帮助团队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并获评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在创新创业方面,他积极参与组织学院学子参与“未来杯”青创赛、“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指导一项创新创业项目入驻能创空间,并作为第二导师指导一项校级挑战杯重点项目;在文体发展方面,他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组织新生篮球赛、师生联谊赛。另外,他还是《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的讲师,努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打造良好文化氛围。爱岗敬业,朝气蓬勃是他的青春底色;力争上游,更进一步是他的动力与追求。
我院在五四表彰大会中获得佳绩展现了本学年文学院共青团建设发展工作的丰厚成果,肯定了文学院团委和全体共青团员的不懈努力。文学院团委书记赵振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感谢校团委和学院的领导与支持,感谢学院各位老师对学院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支持帮助,所有成绩的取得都饱含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是学院全员育人的成果。”他表示,文学院将积极进取,再接再厉,扎实推进文学院团支部和全体团员的共同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