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大讲堂(第18期)】乡愁——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05-11 作者:高璐月 摄影:刘璐瑶 审核:刘淑艳 浏览次数:104

   


5月8日,2019中国石油大学统一战线同心讲堂暨博雅大讲堂系列讲座第18期《乡愁——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于讲堂群西环301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小说家学会会员蒙坚主讲,党委统战部部长王德钊主持,众多师生参加

蒙坚从沈从文先生的文学成就、生活与情感、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沈从文与鲁迅乡土文学比较四个方面进行讲解。“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溪流……”蒙坚以《我所生长的地方》作引,开始此次了解沈从文先生的文化之旅。《湘行散记》中的“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其话语情感之温柔细腻更是打动了在场学生。走进其生活情感,沈从文出身颇有名望的家庭,早年家境没落、后开始了漂泊生活。看过处过各色各样的人,社会这个大课堂赋予了沈从文丰富的生活韵律,也为其随后的文学创作奠定淳朴基调。

蒙坚通过对《丈夫》《萧萧》《绅士的太太》等作品,总结出沈从文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一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给予强烈关注,表现他们人生的不幸和悲惨的遭遇;二是以“乡下人”的眼光,揭露都市“现代文明”的堕落;三是对湘西地区人情风俗的细致描绘,以唤起人们对善与美的向往,共同构筑善与美的理想世界。《边城》可谓沈从文高峰期作品,蒙坚对其语言、构思、故事、风光风情美、人物形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场学生无不对凤凰古城心生向往。

“‘我们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蒙老师讲述文学作品提到乡愁的同时,也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彰显出其作为作家的时代敏感性,同时蒙坚老师对沈从文先生文学及生平的深入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次精彩的讲座!”党委统战部部长王德钊如是说。此次讲座有助于在场学生认识一代优秀作家沈从文,同时也激起对沈先生作品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