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文学院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院党委中心组全体委员、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张永宁主持。
党委书记张永宁以《五四运动的时代价值与现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主题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讲话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和历史意义,明确了五四运动永不过时的时代价值,阐述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和青年的使命担当,并对广大青年提出六点了明确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整体来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按照四个问题的逻辑体系展开。首先回答“我们党如何看待青年、如何评价青年运动”这一基本问题,然后论述“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青年”这一重要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回答了“新时代我们党如何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这一重大命题,最后指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如何抓好青年工作”的路径方法。这是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指导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尤其是在当前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国际异常复杂的今天,对于我们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过硬本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院长王学栋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五个方面的要求,即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结合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要做到四个方面:了解青年,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相信青年;关心青年;支持青年,给予青年更多机会,更好地发挥青年作用。
党委副书记邹维忠表示,我们高校的青年师生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弘扬五四精神,勇于担当时代责任,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就要充分信任学生、热情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用心做好培土、浇水、施肥、打药、整枝的工作,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副院长王新博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课堂教学,做到“润物细无声”。要用活生生的案例,摆事实,讲道理,把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心田。学生应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埋在心间,化为刻苦学习的行动,用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
副院长孙大满提出要应结合课堂教学,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将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等因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及时指出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能够顺利成长、成才。
副院长魏学宝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业、思想引领,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定型过程中的这一关键阶段起到良好的推进、引导作用,我们责无旁贷。同时立足于五四运动的文化运动属性,对五四运动进行深入的思想阐释也是文学院相关学科应该持续关注、持续发力的研究领域与话题。
副院长韩淑芹认为应教育激励引导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学习提高;引导青年教师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有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立足本职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本人作为党员、作为教师、作为学院班子的一员,要带头学习、带头实践、知行合一。
最后,张永宁强调:学院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支持团委开展适合青年特点、具有学科特色的活动,关心学院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成长成才,鼓励教师立足通识课和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