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现场(摄影:王宇鹏)
王晓琼老师做就业指导(摄影:王宇鹏)
为做好我院2020届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大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就业信心,7月10日,文学院就业指导系列专题讲座第一讲就业先行一步在文理楼142举办。本次讲座由来自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王晓琼老师主讲,辅导员赵延升及2020届毕业生参与其中。
本次讲座,王晓琼从学生就业的两大困扰入手,“本科毕业能否找到好工作”以及“如何在升学和考取公务员”中做出选择,提出关于什么是好工作以及针对升学和考取公务员你做了哪些准备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不管选择哪条路,这条路一定是有利于未来发展的。除此之外,学生要明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相关工作的相应要求。”王晓琼说道。
她提到,大四择业时的可选项是基于大学前三年的准备工作。在思考就业时,首要考虑生存问题。生存若成问题,就应该先找份工作度过生存期;若不成问题,那就考虑能力是否满足理想行业的要求。而“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工作是不存在的,要考虑职业的AB面,做出最优选择,满足父母和自己的期待。
她从“概念澄清,打开眼界”“数据分享,意想不到”“求职准备,先行一步”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为在场学生做出具体阐释。在“澄清概念,打开眼界”中,她说到,理想工作的三个必要条件是符合个人兴趣、契合自身专业能力及紧跟社会需要。而就业成功度涉及个人能力、拥有资源、社会需求及个人与家人的期待。要将个人探索和外部探索相结合,充分了解自身条件和能力以及岗位、公司和行业发展前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降低个人与家人的期待,在此基础上选择职业,可提高就业成功度。针对期望值和能力的不同匹配情况,她给出了相应建议。“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要从自身能力而出发,从能力、知识、素质等工作要求选择职位。另外也要思考职业在工资、发展空间尤其是企业文化价值观方面可以带给你的回馈。”未来职业世界具有无边界化、个人力量减小、科技迅速发展、全球化的特征。而平台的选择也很重要,她讲到,要寻找合适的平台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和能力。
在“数据分享,意想不到”中,王晓琼展示了我校文学院历年就业率数据和考研二战数据,分享了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即求职准备及求职目标明确。她为在场学生介绍了一般校招节奏及校招期间各个时间段的就业率,并提醒学生抓住秋招黄金期。
在“求职准备,先行一步”部分,王晓琼说到,要做好心理、信息、形象、材料、技能等多方面的准备,求职的核心要素是“了解信息,准确定位。知己知彼,投其所好”。不论是考研、找工作、考公务员还是出国,都要做多手准备,指引信息,提前查阅,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另外也要从校园招聘的原因及其考察点、招聘节奏、选择平台等方面充分了解校园招聘,要注重内部推荐、实习内推、企业专场招聘会、双选会等求职方式,从学校就业信息网、企业门户网站、智联招聘等网站上获取信息。仔细研读招聘简章,并根据招聘简章制作对口简历,以“STAR法则”为方法,准备求职意向、科研实习时间经历、实习实践、技能特长、个人优势等反面的求职材料。以此为基础,准备自我介绍、影响最大的事情等面试问题的答案。在求职材料准备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类学生就业指导讲座和实战培训是提高求职应对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讲座最后,王晓琼建议:“从现在起,为了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学生们应该开始梳理自己的经历,结合公司招聘简章制作简历,积极参加各种学生就业指导类讲座和实战训练,做好充足的求职准备。”就业是人生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的主要途径,面对近在眼前的就业季,各位同学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