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文学院应用写作系列第六讲——“‘爬格子’的爱与哀愁——党刊编辑眼中的好文章是如何炼成的”在南教207开讲。本次讲座由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主任编辑、法学博士金蕾蕾主讲,200余名学生参加。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魏学宝副教授主持。
在以简介编辑工作相关定义后,金蕾蕾以“一本杂志背后的故事”“一个栏目背后的故事”“一篇好文章如何炼成”为三个关键词展开分享。她首先介绍了《前线》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并就其发刊词“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明确杂志“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不良倾向”“强调正确认识主客观关系问题”的两大主题,并以此引导听众了解每本杂志独有的初心与使命。随后金蕾蕾又以其负责的“燕山札记”模块为例讲述“一个栏目背后的故事”。在讲述其前身“三家店札记”的由来同时,她讲述了吴晗、邓拓、廖沫沙三人合一化名早期专栏作家“吴南星”的奇闻趣事。“‘三家村’在当代杂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即便60多年过去了也依然是《前线》杂志最富活力和具有极高水准的栏目。”金蕾蕾以《伟大的空话》《专治健忘症》等早期文章为例分析其杂文栏目对社会现状以及生活学习工作的审视与建议。进一步展现党刊杂志对于社会生活的责任与使命。在谈到一篇好文章如何炼成时,她指出了投稿文章“自说自话”“老生常谈”等问题并建议以这些问题为导向锻炼文字,并以“玫瑰为枪”“豆腐池胡同的爱情”等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讲座最后,金蕾蕾与同学们探讨了新时代主流媒体从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并介绍了在新媒体大环境下传统党刊杂志的求新求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刘晨在讲座后说:“我第一次从党刊编辑的角度思考如何去写好文章,我们的写作的确应该像老师所说,要严谨,要精简,要新颖,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文笔,才能写出好文章。”他表示作为一名学生记者,以后要走的路还有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