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莲探源神秘的俄罗斯文化

发布时间:2019-11-18 作者:郭星宇 高雅 摄影:郭星宇 王贝宁 审核:解忠刚 浏览次数:78

俄罗斯文化神秘性探源讲座现场 郭星宇 摄

  学生现场提问 郭星宇 摄

  师生合影 王贝宁 摄

1114日,北京大学教授赵桂莲于南教楼116作了题为《俄罗斯文化神秘性探源》的学术讲座。此次学术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孙大满主持,系主任周瑞平,青年教师孟宏宏、赵婷廷、赵小华、姜训禄以及来自院内外100余名学生聆听了此次学术报告。

讲座伊始,赵桂莲教授以德国首相俾斯麦所言的“俄罗斯人会以‘蠢’来应对敌人的所有计谋”和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人拥有‘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自信”为引子,指出俄罗斯人看似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蕴含着神秘的俄罗斯文化。赵桂莲老师依托俄罗斯古代文本《往年纪事》《法与恩惠说》《鲍里斯与格列不行传》《训诫》《酒鬼的故事》等中的生动事例,用诙谐的语言阐述了俄罗斯文化背后的秘密在于推崇“爱”的意义,而并非仅仅局限于“法”对人的约束。赵桂莲教授讲座中对俄罗斯文化的独特见解、鲜活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在介绍俄罗斯文化更注重“软实力”时,赵桂莲教授认为,在这一层面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共通性。俄罗斯文化中对“爱”的追求与《论语》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讲座的最后,她还积极地与数名学生进行了互动,悉心解答了学生的疑惑,引领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

本次讲座赵桂莲结合自身的出国研究经历、研究成果和感悟体会,声情并茂地与学生分享了俄罗斯文化的神秘性及其根源,这不仅使学习俄语的学生增加对俄语学习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有利于学生增进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赵桂莲,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俄罗斯文学、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传统文化研究。出版专著两部:《生命是爱—<战争与和平>》和《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