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文学院2019年度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9-12-30 作者:刘晨 任月 汪泽超 于露 摄影: 审核:解忠刚 浏览次数:340

  

文学院与张戈庄小学签约仪式

文学院与峨眉山路社区签约仪式

  

  文学院与区聋儿语训中心签约仪式

  爱随心行公益服务中心成立仪式

文学院学生参与东亚破产重组论坛做志愿服务

  文学院学生进社区进行宪法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广大青年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最高褒扬,也对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寄予了更高期待。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开拓志愿服务新路径,努力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国际化方向不断发展,在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以及青岛本地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中,都留下了文学院志愿者积极奉献的身影,将志愿精神传递四方。

走出校门,推动志愿文化国际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共青团的工作主线,也是青年志愿服务的工作主线。文学院结合党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各项要求,拓宽志愿服务渠道,引导青年学生走向国际领域,为各项国内外重大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文学院最终遴选出35名杰出俄语、英语志愿者出征上合,助力峰会,为参会人员提供翻译服务。

由于新闻中心俄语志愿者稀缺,我院志愿者被临时抽调到抵离服务组,担任翻译接待外国媒体。对于工作安排的调整,俄语专业的庄成程表示:“从餐饮组紧急被调到机场接待外国媒体记者,虽然工作任务更艰巨了,工作时间延长了,但是也充分诠释了我们志愿者的精神,哪里需要去哪里,在哪里都可以热诚服务!”

同时,学院还选拔了进行政务接待、媒体服务及志愿者管理等工作的第一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志愿者,并进行有关宗教文化、各国礼仪、志愿服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电影节期间,志愿者每天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诸多的工作事务,他们尽量满足每位来宾的需求,竭尽全力地解决困难。

在走向国际志愿服务领域的过程中,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围绕专业特色,挖掘志愿服务专长,策划长期性的、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将志愿服务精神扎根青年学生心里,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打造精品,推动志愿文化示范化

在中国石油大学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中,文学院牵手成长公益创新计划-爱随心行留守儿童与青年公益人成长平台和快丢垃圾分类系统从来自全校的28个志愿服务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大赛铜奖,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志愿文化品牌的建设工作。

“牵手成长”公益创新计划-爱随心行留守儿童与青年公益人才成长平台项目针对留守儿童和青年公益人各自的问题,响应国家建立政府+专业化社会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协同推进体系的号召,坚持让青年公益人在乡村实践中创新发展,让留守儿童在专业陪伴中快乐成长的目标。

1122日,由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601李忠黎牵头注册成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爱随心行公益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文学院举行。该中心创造性地通过“资源交互+公益”的模式将基金会、NGO、爱心企业与乡村留守儿童和高校青年公益人联结起来,推动驻区高校与地方政府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共建。团区委志工部部长薛冰给予项目以高度评价:“爱随心行的注册成立标志着新区高校公益事业发展又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新区青年公益发展的一张响亮名片”。此外,该项目中的爱随心行一对一帮扶项目累计为629名贫困山区儿童筹集爱心资助款230810.8元,并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一等奖”“青岛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10余个奖项。心创青年公益成长计划的合作伙伴团队也被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等20余个社会组织评为优秀合作伙伴团队,项目获奖无数,成绩斐然。

20191129日,快丢”APP团队于宁波参加全国玛氏箭牌垃圾投进趣工艺大赛并荣获得第十名。该项目助力青岛垃圾分类政策的开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快丢”APP现已拥有垃圾分类指南、垃圾图像识别和垃圾代收服务等功能,并有更多功能正在持续开发,以期为垃圾分类做出更大贡献。

文学院志愿者在项目开展和文化传播中,凸显出青年特点和主体地位, 用适合青年的话语和方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

建设基地,推动志愿文化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 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文学院的青年志愿队伍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号召,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期许。

20193月签约挂牌峨眉山路社区,开展关爱社区老人儿童系列活动,5月文学院与黄岛区聋儿语训中心签约挂牌,定期为残障儿童送去温暖和陪伴。青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李昱璇说:针对残疾儿童的志愿活动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每次都是单一的,但是对于这些孩子就是无限的惊喜与快乐。不需要太多言语,志愿者的笑容、拥抱和陪伴就是最好的爱的表达。同年12月签约挂牌张戈庄小学,开展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小课堂。

为了适应多样化、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文学院加大对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建设和管理,成立与法同行法律宣讲团、书香致远国学宣讲团、石光灿烂艺术交流团、语众不同外语交流团,四个志愿服务团队紧紧依托专业特色,发挥志愿服务的专业化。2019年文学院与黄岛区聋儿语训中心、张戈庄小学、峨眉山路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定期为签约单位提供志愿服务,本年度开展志愿服务达20余次,与服务基地建立良好沟通联系,根据对方需求,提供相应服务,逐步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为服务周边地区,为促进社会和谐美丽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新的历史时期,文学院将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项目化发展,继续打造志愿文化精品,并加强网络宣传,推动志愿文化的传播。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努力谱写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