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大观园—大不同的加拿大

发布时间:2020-11-20 作者:王雨 摄影:高姝超 刘玉倩 审核:杜文倩 浏览次数:239

为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深入了解世界各国抗击疫情的不同危机应对模式,11月15日,第七届“国际文化大观园”系列讲座第四期——“大不同的加拿大”在东环106举行。本次讲座由蓝狮在线登录测速英语专业副教授任迎春主讲,全校100余名学生参加。


任迎春主讲 高姝超 摄


在正式讲述加拿大防疫抗疫情况前,为了便于学生更深入理解其防疫抗疫举措实施的主要原因,任迎春简单介绍了加拿大的国家概况、人文风光、风土人情。随后,分别从口罩之争、政府举措、工作生活、快速检测以及社会问题这五个方面向学生全面介绍加拿大的抗疫情况。


在场学生认真聆听讲座 高姝超 摄


谈及加拿大民众的口罩使用问题时,任迎春指出:大多数人都缺少通过口罩进行防控的认识,甚至许多教授也有“戴口罩是在传递环境不安全信号”的错误认知。同时,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加拿大卫生官推荐自制口罩,以缓解开始的时候医疗防护用品短缺的问题。其次,任迎春向学生介绍了加拿大的政府举措:关闭边境、学校、非民生企业,禁止聚集,发放福利金等,并浅谈了政策的弊端,如措施松散、对拥有美加两国国籍的公众监管不到位等。同时,用生动的图片展示了疫情期间的加拿大的防控措施,比如:为防止聚集而开的巨额罚款条、保持社交距离的轮胎餐桌、居家办公的日租房、养老院中孤立的老人、万圣节的“导糖管”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任迎春讲述了加拿大的抗疫检测和社会问题。虽然起初加拿大举措出台迅速,防控效果好,新增确诊趋势平缓,但是由于后期放松懈怠,反而大幅回升。任迎春说道:“加拿大政府通过快速检测入境人员这一方案,虽然高效便利,然而无法避免潜伏期传染的危险。”

在本次系列讲座的第四期中,任迎春以跨文化视角分享了加拿大抗疫措施及社会问题,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加拿大风土人情和当前加拿大的疫情趋势,而且对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作用。